(相关资料图)
日前,苏州市平江中学校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签约“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项目合作书,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发展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应对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这也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在苏州落地的首个校园实践项目。
2019年起,苏州市平江中学校开始研究实践课题“影响着中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该校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情绪情感、意志、性格,并以此作为抓手,驱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3年多的数据跟踪和线下小组访谈,调查数据显示,增加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课程和学生学业水平的发展成正比,并且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有所提升。
签约当天,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彦捷前来苏州,实地考察了苏州市平江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认可该校已有的实践探索,并达成了合作意向。苏彦捷教授领衔的北京大学发展与比较心理学实验室是从从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视角出发,围绕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认知与社会认知能力,探讨心理能力。
下一步,苏州市平江中学校将借助北京大学发展与比较心理学实验室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卓越的学术成果,进一步推进心理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创新。签约双方在成立“心理发展小组”的基础上,会定期开展心理发展教育讲座、心理发展测评,参与心理研究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学研究素养。
苏州市平江中学校校长赵剑晓表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学校教育的使命所在,恰逢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 (2023—2025 年)》,学校将抢抓机遇,奋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再上新台阶。
(苏报融媒记者 袁艺)
标签: